教育政策与管理系陈新忠教授及其合作者在CSSCI期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题为《教育如何调节互联网使用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的论文。
内容摘要:互联网像一把双刃剑,既增益人们的生活,又混淆人们的视听,而教育有助于化害为利。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探讨居民互联网使用、社会公平感与受教育程度三者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居民社会公平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使用互联网比不使用互联网的居民社会公平感更低;城乡居民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父辈受教育程度在这一负向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有效弱化了过度使用互联网带来的不利影响;教育的调节作用存在城乡和性别差异,农村居民相较于城市居民更显著,女性居民相较于男性居民更显著;教育的调节作用存在门槛特征,城乡居民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父辈受教育程度分别跨越12年和6。5年的临界值后,正向调节效果增强。据此建议政府应做好“守门人”角色,加强互联网监管的同时要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切实提高全民社会公平感。
本文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教育发展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机制与政策研究”(19ZDA066)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