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术活动
    珞珈数智公共治理深度工作坊(第1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28 14:20:31来源: 浏览次数:

    3月22日下午,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数智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珞珈数智公共治理深度工作坊(第1期)在人文馆108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工作坊的主题为“数智公共治理的研究前沿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楠教授作导引性专题报告。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伟教授出席了此次活动。十余名老师参与了座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容志教授主持工作坊。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公共部门的深度运用,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和运行方式面临巨大挑战,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目录调整的背景下,加强数智公共治理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并对传统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已经是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不能忽视的议题和任务。容志教授介绍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筹建数智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的考量和过程,以及数智公共治理微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期待通过张楠教授的学术洞见与教学经验分享,为师生开拓数智治理新视野,促进教研协同创新。

    张楠教授以“政策智能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与方法体系初探”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系统阐释了政策智能的发展逻辑与研究框架。他指出,该领域研究受技术迭代与治理需求的双重驱动实现了阶段式的演进。同时,张楠教授表示当前政策智能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面临数据噪声、建模效能失衡与应用场景适配性不足等挑战,强调政策智能需要引入公共管理视角,未来研究主要聚焦三大内容:一是需要关注政策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会对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产生哪些重要影响,主要聚焦于治理模式与决策机制更迭、基础设定与理论内涵外延变化、安全风险细化分支三大领域;二是需要从公共管理经典理论视角定位与解构政策智能以提供理论思考与方向指引,如可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张力透视决策中的潜在价值冲突、通过解构政策过程的阶段特性探索智能嵌入模式、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建立政府结构与运作模式的适应性变革模型等;三是需要从公共管理视角进行支撑政策智能研究的交叉融合方法论创新,张楠教授认为方法论的创新需要从研究目标出发,并以知识发现、因果识别和政策推演三个目标为例展开了深入探讨。

    张楠教授分享结束后,与会师生围绕数智公共治理的发展方向、方法论体系和学院学科体系建设、教学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等问题同张楠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和交流。

    最后,刘伟院长对整个工作坊活动进行了总结。他代表学院向张楠教授专程赴会、倾力分享科研成果致以诚挚谢忱。他指出,张楠教授的精彩报告贯通技术逻辑与治理场景,为学院数智公共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动能,与会师生通过多维度对话实现了“破题式”探索。同时,刘伟院长还详细介绍了学院对数智公共治理研究和教学的总体考虑和规划。面向未来,学院将构建跨学科新生态,一方面整合跨学科资源,聚焦基础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升级MPA课程设置,推进“数智公共治理”本科微专业建设,培育数据思维与公共精神兼备的新生力量。此次工作坊标志着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数智公共治理领域的系统性布局正式启动,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地址: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鄂ICP备05003330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