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MPA论坛│“灾害之治:直面应灾现实的理论思考”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25 09:15:56来源: 浏览次数:


 

2025324日上午,“珞珈MPA论坛”在武汉大学人文馆107会议室成功举办,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象明教授作题为“灾害之治:直面应灾现实的理论思考”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主任陈世香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相关专业教师以及300余名校内外MPA和学术型硕、博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论坛。

e767e660e242d087d805e1252e03a79

 

胡象明教授以引言“从大禹治水谈起”引入主题,强调自然灾害治理是一个永恒话题。他讲述了三皇五帝时期鲧、禹父子治理黄河泛滥的故事,指出大禹治水的成功在于从父亲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这一故事不仅体现了作为一个灾患严重的国家,中华民族在面对灾害时的智慧和勇气,也为后续灾害治理的中国式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

9a9b0230e08fc7a6076d39c11df12aa

在“灾治之政:关于灾害行政学的初步思考”部分,胡教授指出灾害行政学是行政科学研究的新课题。他提到,目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等都非常重视对灾害问题的研究,已产生了灾害经济学、灾害社会学、灾害管理学等学科,行政学也应从自身学科的角度关注这方面研究。胡教授详细阐述了灾害行政学与一般灾害管理学的区别,强调灾害行政学是从行政学基本原理出发,研究政府对防灾救灾进行组织与管理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他强调要从政府防灾救灾职能问题、组织设计与机构设置问题、社会动员问题、管理方法及其制度问题等四个方面探析灾害行政学的建构思路。

在“实践之问:郑州7.20特大暴雨应对实践的追问”部分,胡教授针对如何在适度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防范小概率事件、如何在现有天气预报精准条件下做好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如何处理好应急指挥中的坐镇指挥与现场指挥的关系、如何从常规机制转换成应急机制、如何通过加大应急技术方面的投入提升应急能力、如何通过抓好常规管理以减少极端天气下的灾害损失等六个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以郑州7.20特大暴雨为例,指出该事件属于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强调在此类事件防的范成本与防范效能之间做出有效选择,是应急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同时,他剖析了在灾害应对过程中存在的预警不重视、指挥不力、常规管理缺陷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在“理论之思:灾害治理的中国式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部分,胡教授阐述了构建灾害治理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原则,包括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观点为指导、以当代中国灾害治理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中国历史上灾害治理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文化成果、借鉴世界上灾害治理的有益经验和理论成果、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灾害治理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基于此,他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灾害治理知识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内容特色,强调构建中国式的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知识体系,必须反映出灾害治理现代化的内容,同时兼具中国特色。他还系统阐述了我国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以及灾害治理理论知识体系建构有待解决的系列重要理论问题。

在互动环节,楼笛晴老师、汤惠琴老师和博士生们积极提问。其中,楼笛晴老师首先对胡象明教授精彩深刻的讲授表示衷心地感谢,并提问在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中,可以采用哪些科技手段予以应对长时段停电的情况。汤惠琴老师则从宏观上提问灾害行政学的学科发展路径。胡教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中收获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供稿:吴逸菲/供图:吴逸菲、廉尔洁)

Copyright ©2011-2019 . 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地址: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鄂ICP备05003330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