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首页 > 学术信息 > 正文

珞珈健康治理论坛“基于仿真模型的慢病干预与政策评估”成功举办

时间:2025-10-27  点击:

2025年10月16日下午,珞珈健康治理论坛第42期在人文馆108会议室成功举办,这也是武汉大学卫生管理专业40周年庆讲座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李岩教授作题为“基于仿真模型的慢病防控策略评估”的学术讲座。本次论坛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孙菊教授主持,校内师生共2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会议伊始,孙菊教授对李岩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其学术成就进行了介绍。李岩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上海市高层次人才,是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医学科学院会士;研究方向包括公共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学、系统科学、大数据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被决策制定者采纳,为改善卫生政策制订提供指导。

讲座中,李岩教授首先概述了全球慢性病的现状,阐述了慢性病防控与政策干预之间的最优策略难题;紧接着,他引入了成本-效果分析(CEA)和成本效果比(ICER)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仿真模型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卫生管理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慢性病防控需要循证政策支持,但传统研究往往受制于时间与成本,基于仿真模型的研究方法能够整合流行病学、临床与经济数据,模拟干预措施的长期健康效益和经济影响。

李岩教授聚焦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等领域,结合基于中国和美国的实际案例,展示了生活方式改善及公共政策对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和成本效益的预测效果,强调了仿真模型研究在优化资源配置、指导慢病防控政策及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比如,李岩教授在美国工作期间通过对控烟政策、含糖饮料健康宣传、高血压居家监测仪推广等构建仿真模型,很好地预测政策实施的成本效益,成功推动了当地城市政策制定。

主题报告结束后,李岩教授就其他疾病筛查参考性、符合中国特点的模型构建、模型操作的主要步骤以及模型应用领域的拓展等问题同与会师生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让每位参与者都受益匪浅。

(来源:公共事业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