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政管“新火”相传 “治”道光照征程 | 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启幕!

时间:2025-09-12  点击:

2025年9月7日下午,学院于人文馆正厅(主会场)和南厅(副会场)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特邀嘉宾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任剑涛教授,全体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系主任、教师代表出席典礼。56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MPA新生相约东湖之滨,齐聚珞珈山下,站在人生的新起点、新高度,书写新的青春华章。开学典礼由学院党委书记梁涛主持。

伴随着雄壮激昂的国歌,典礼第一阶段拉开序幕。

刘伟院长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以“学院、学科、学术与学习”为主题,讲授新生第一课。刘伟院长首先回顾学院发展历程,强调其作为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重要支柱的定位。他指出,学院已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形成以 “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的学科群,依托雄厚学术底蕴与完备学科架构,近年来持续推动人文思想与研究范式创新,深化交叉融合,学科实力稳居国内第一方阵,学院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刘伟表示,学院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治理人才。面向新生未来发展,他提出五点期望:一是明确定位,快速完成从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身份转换;二是深耕领域,立足国家治理前沿开展学术探索;三是直面变革,在百年变局中提升学术洞察力;四是重构认知,以全新视角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五是反思求真,打破既有知识框架,投身政治与治理领域的真学问、大学问。他勉励全体新生成长为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珞珈山下书写青春答卷。

教师代表发言环节,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孟颖颖教授以 “相信” 为关键词,向2025级全体新生发出成长倡议。孟颖颖教授指出,学院既是汲取智慧的殿堂,更是培育治国英才的摇篮。她提出“三个相信”激励同学:相信学院力量依托厚重学科积淀与强大师资,在人生旷野中勇敢尝试,在挑战中锻造坚韧品格;相信耕耘价值时间终将回馈每一份努力,今日所学必成未来发展根基;相信时代使命在伟大变革中勇担青年责任,以专业知识回应时代之问,将信念转化为行动力!她最后强调,政管新生代当以武汉大学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校训为指引,以笃行成就自我,用实干奉献家国,书写无愧青春的珞珈篇章。

2018届毕业生、湖北省人大机关干部徐越作为院友代表发言,她结合自身 “从珞珈学子到人民公仆” 的成长轨迹,以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为主题向全体新生提出三点嘱托:享受学习,在珞珈山的求知求索中筑牢专业根基;坚守初心,于敢想敢为中校准人生方向;践行担当,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奉献。她强调,武大政管人的成长密码,正是 “在服务国家发展中实现自我超越”。

开学典礼现场,来自祖国大地天南海北的三位新生代表以青春视角共绘珞珈政管成长蓝图。本科新生代表刘家旭携东北红色基因而来,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武大百年底蕴,立志探索“国家治理与社会福祉”的学脉传承;研究生新生代表薛锦娜以理论根基与实践经历双轨并进,呼吁 “向外求知雄心,向内求己笃实” ,在知行合一中锤炼过硬本领;MPA新生代表吴星宇从基层民警转身求知者,期待用基层案例碰撞理论知识,“将知识根系深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沃土”。他们以铿锵誓言彰显政管新生代的共同担当:赓续珞珈精神血脉,以专业力量回应时代召唤!

学院隆重举行聘任与表彰仪式,通过“三位一体”使命赋能,构筑“三全育人”共同体:学术引航者——为本科生班级导师、研究生德育导师颁发聘书,聘其以学术造诣与人格魅力照亮学子求学之路;成长守护者——为本科生助理班主任、研究生新生班主任授予职责,期其以朋辈经验搭建心灵桥梁,守护青春成长;学术先锋者——为MPA新生奖学金获得者颁发奖状,表彰其立足公共治理一线仍矢志不渝求知求学的使命担当。一纸聘书,托付的是立德树人的千钧重任;一份奖状,闪耀的是知行互鉴的治学光芒。当师者躬身垂范、朋辈携手同行、榜样力量星火燎原,珞珈山下这场双向奔赴的教育诗篇,必将铸就国家治理“新火”相传的磅礴力量!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伴随着悠扬隽永的校歌,开学典礼进入第二阶段。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任剑涛教授以“社会科学的研究意指与实践科学归宿”为主题,为全体新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学术报告。

任剑涛教授以“新起点”开篇,结合自身求学历程,回顾了本科至博士各阶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强调,大学教育的核心是专业认同与社会意义的双重建构,绝非课程与考试的机械循环,只有真正热爱所学,才能在未来的求知与实践中走得更远。在学科定位层面,他提出,社会科学是不同于人文学科历史性与自然科学普适性的“第三种知识文化”它以现实社会为研究对象,强调规范与操作的辩证统一,通过解释社会现象、建构社会意义网络、改善人类生活彰显不可替代性。他强调,武大政管院的学科体系,正是亚里士多德“实践科学”传统在当代的延续——既传承古典智慧,更直面国家治理前沿命题。方法论上,他指出 ,实证研究与规范理论双向并行,实证研究(田野调查、数据建模)紧贴社会脉动;规范理论(制度设计、价值关怀)指明学术方向,并援引亚里士多德、洛克等思想家的经典著作,阐明社会科学自古肩负“扎根现实、改善社会”的双重职责。聚焦中国语境,任剑涛教授直指学科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支撑。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政治制度完善与公共治理优化肩负着关键使命。他强调,政治学与公共管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脚”,更是制度法治化的引擎——若社会科学在现代化进程中边缘化,恰说明现代化尚未完成。他寄语新生平衡 “谋生”与“谋道” 之学,既要锻炼生存本领,更须坚守“改善社会”的学术本心。他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调研和实践,把课堂学习与社会观察结合,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深化知识,回应时代的召唤。整场报告以深厚的学术积淀、风趣的语言风格和切近现实的人文关怀,为新生筑牢专业认同、树立学术理想提供了深刻而有力的引导。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东湖之滨,珞珈溢彩。

本次开学典礼圆满落幕。全体2025级新生正式开启珞珈新征程,他们将聚时代之气、承珞珈之志、汇政管之力,以学术求真筑牢根基,以实践担当诠释使命,在时代浪潮中接续奋斗。期待这群政管新生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谱写青春华章,于求学岁月里成长为矢志不渝的时代筑梦人!

(供稿人:叶巧玲 丁金 刘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