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首页 > 学术信息 > 正文

珞珈社会保障论坛“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融与养老保险 ‘两个转变’”成功举办

时间:2025-07-04  点击:

2025年7月3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珞珈社会保障论坛在社保中心128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郑秉文教授作题为“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融与养老保险‘两个转变’”的专题分享。

论坛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增文教授主持,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伟教授、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大松教授,中心副主任薛惠元副教授、张平副教授,中心研究员向运华教授、张奇林教授、孙菊教授、杨红燕教授、洪丽副教授、赵青副教授,特聘副研究员黄汝婷、马雪杨和《社会保障研究》编辑姜一兰等十余位学院教师,以及武汉大学质量院副院长邓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吴兰丽老师、华中科技大学谢勇才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徐芳副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仙蜜花副教授等多所高校的学者,以及院内本硕博学生共同参与了论坛。

论坛伊始,刘伟院长代表学院向郑秉文教授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随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增文教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郑秉文教授的学术积淀与卓越成就,并诚挚欢迎来自武汉多所高校的与会学者。

讲座中,郑秉文教授围绕“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融与养老保险‘两个转变’”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的精彩分享。郑秉文教授首先强调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意义,系统剖析了我国人口转变的严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详尽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和养老保险体系形成的多重挑战。为应对挑战,郑秉文教授回顾了养老金改革的国际实践,并提炼出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核心战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人口红利型”制度向“金融红利型”制度转变,二是从“负债型”制度向“资产型”制度转变,最终让“养老+金融”的养老保障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郑秉文教授强调,“两个转变”有助于降低养老保险财政依赖,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财富积累中的关键作用,构建多层次、市场化、可持续的养老金融生态,其深刻洞见引发与会师生的强烈共鸣。

在互动交流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有效发展第二、三支柱以推动资产型养老保险建设、如何平衡人口老龄化结构失衡与就业岗位紧缺矛盾,以及如何促进养老金融资源汇集促进康养产业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郑秉文教授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阐释与解答,其见解精辟,现场反响热烈。

最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增文教授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赞誉郑秉文教授所做的研究工作,指出其研究前瞻性地锚定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立足财政视角进行动态测算,深入剖析了养老金改革中内生性改革与外生性改革的交叉融合,为改革实践提供了宝贵思考与启发。同时,他衷心期待郑秉文教授未来能持续为中心带来更多前沿洞见与深入交流。

(文| 方忆丹 图| 平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