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杨红燕、杨阳、李天云、黄远标:低碳转型何以缓解多维能源贫困——来自低碳试点城市和家庭的经验证据 

时间:2025-07-04  点击:

近期,杨红燕教授及其合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题为“低碳转型何以缓解多维能源贫困——来自低碳试点城市和家庭的经验证据”的论文。

内容摘要:探索低碳试点政策对多维能源贫困的减贫效应,有助于发挥其在促进低碳转型和缓解能源贫困问题上的协同效益。通过构建中国城市层面的多维能源贫困指数,基于2008— 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使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结合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LCCP)对多维能源贫困的减贫效应及其机制路径。LCCP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多维能源贫困,不仅使试点城市多维能源贫困程度显著下降0.9%,且存在政策溢出效应。LCCP对多维能源贫困的缓解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善能源可使用性维度及促进能源清洁性维度方面,对能源可负担性维度的贫困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LCCP的能源减贫效果在资源禀赋及区域位置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资源型城市以及北方城市的多维能源贫困缓解效益更明显。企业层面,LCCP的实施通过增强企业绿色创新效应缓解多维能源贫困,且印证了“波特假说”;政府和家庭层面,政府环保支持效应与家庭环保行为效应是LCCP缓解城市和家庭多维能源贫困的有效路径。据此提出推进LCCP政策扩围增效,强化绿色创新驱动与区域协同机制,构建差异化、可持续的多维能源减贫路径等政策建议。

本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274145)的资助。